时间: 2025-04-24 07:4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42:35
嗜利: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嗜”意味着强烈的爱好或偏好,“利”则指利益、好处。因此,“嗜利”字面意思是指对利益有强烈的追求或偏好,通常带有贬义,暗示一个人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甚至可能不择手段。
在文学作品中,“嗜利”常用来描绘那些为了金钱和利益而牺牲道德和原则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分关注个人利益的人。在商业和经济学领域,“嗜利”可能被用来描述市场行为中的某些现象,如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同义词:贪财、逐利、利欲熏心 反义词:淡泊、无私、慷慨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语境的不同。例如,“贪财”更强调对金钱的直接追求,而“嗜利”则可能涵盖更广泛的利益追求。
“嗜”字古已有之,源自《说文解字》,意为喜好。“利”字则更早,源自甲骨文,意为锋利,后引申为利益。两个字组合成“嗜利”,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用以描述人的品性。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义利之辨”,即道德与利益的平衡。因此,“嗜利”往往被视为负面品质,与儒家倡导的“仁义”相对立。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嗜利”现象更为普遍,但也受到社会道德的批判。
“嗜利”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自私和不道德的行为。它可能让人感到厌恶或警惕,因为它暗示了一种可能破坏社会和谐和个人关系的行为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表现出“嗜利”的行为,比如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团队合作,或者在商业交易中不择手段。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警惕,也促使我们在自己的行为中追求平衡,避免过度追求利益而忽视其他重要的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世间繁华如梦,唯嗜利者独醒,金钱之海,沉沦无边。”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商人站在堆积如山的金币上,眼神贪婪而专注。这样的图像可以很好地体现“嗜利”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金币碰撞的声音,或者是商人在计算利润时的窃窃私语。
在英语中,“嗜利”可以对应“mercenary”或“profit-driven”,这些词汇也带有贬义,强调对金钱和利益的过度追求。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态度是相似的。
通过对“嗜利”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词提醒我们在追求利益时要保持道德和原则,避免过度贪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嗜利”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某些行为的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