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9:17
复壮: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恢复活力或强壮状态。在生物学和农业领域,它通常指的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术,使老化或衰弱的生物体恢复到更年轻、更有活力的状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复壮”可能被用来比喻人物或事物的重生或复兴,如“他的精神在困境中复壮”。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我感觉自己复壮了不少”。 专业领域:在农业和林业中,“复壮”可能指的是通过修剪、施肥等手段,使老化的树木恢复生长活力。
同义词:恢复、复兴、重生、复苏 反义词:衰弱、老化、衰退、萎靡
“复壮”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复”(恢复)和“壮”(强壮)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具体,如“恢复元气”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壮”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生物体或组织的恢复过程。
在现代社会,“复壮”一词常用于描述通过科技手段或自然疗法使生物体恢复活力的情况,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复壮”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重生、希望和活力。在表达中,它常用来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长途徒步旅行后,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感受到了身体的复壮,这种体验让我对“复壮”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复壮”:
春风拂过枯枝,
唤醒沉睡的生机,
复壮的绿意,
在阳光下轻轻摇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经过复壮的森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鸟鸣和溪流声,这些都是复壮后自然界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vitalize”或“regenerate”,它们在意义上与“复壮”相近,但在使用上可能更侧重于描述通过外部手段使事物恢复活力。
通过对“复壮”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这个词汇不仅在生物学和农业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鼓励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恢复活力和生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复壮”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