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3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2:13
箪:盛饭用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箪饭食,一豆羹汤。形容食物很少。也比喻小利。
天下之富,是~之积也。
1.
【箪】
(形声。从竹,单声。本义: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箪,笥也。从竹,单声。 、 《汉律令》-箪,小筐也。 、 《礼记·曲礼》-苞苴箪笥。 、 《仪礼·士冠礼》-栉实于箪。 、 《左传·宣公二年》-箪食与肉。 、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组词】
箪笥、 箪瓢
2.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3.
【豆】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引证】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
4.
【羹】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引证】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