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40:45
南书房:字面意思是指位于南侧的书房。在古代,南书房通常是指或贵族家中用于读书、学*或处理政务的房间,因其朝向南方,采光良好,环境幽静,适合静心阅读和思考。
南书房一词源自*古代的建筑布局惯,南方因其阳光充足,被认为是最佳的朝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书房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知识、文化和修养。
在*传统文化中,南书房不仅是学和工作的场所,也是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南书房给人以宁静、深邃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时的文人墨客,以及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南书房更多地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它激励我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用于阅读和思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南书房内,古卷轻展,墨香四溢,心随字行,梦回千年。”
想象一幅画面:一间古色古香的南书房,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书页轻轻翻动的声音,以及远处传来的古琴声,这些都能唤起深层的情感和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场所可能是图书馆或书房,但“南书房”因其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南书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的建筑美学,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在现代,它仍然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词汇,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和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深度。
1.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3.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