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58
弊衣箪食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简单的食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生活非常简朴,节俭,不追求物质享受。
在文学作品中,弊衣箪食 常用来描绘那些品德高尚、不慕荣华的人物形象,如古代的隐士或清官。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生活简朴,不讲究物质条件。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节俭的生活方式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
弊衣箪食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节俭美德的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物质条件的普遍改善,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弊衣箪食** 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提倡的节俭和谦逊相符合。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生活丰富,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教育人们保持节俭,不浪费资源。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虽然物质条件不丰富,但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它提醒我,幸福不一定与物质财富成正比。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虽然收入不高,但总是弊衣箪食,将大部分收入用于购买书籍和资助学生,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弊衣箪食度春秋, 心静如水任风流。 不羡繁华不慕贵, 自有书香满怀收。
想象一个穿着简单、面带微笑的老人,坐在简陋的屋子里,周围堆满了书籍。背景音乐是轻柔的古琴声,这样的场景与弊衣箪食 的意境相得益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e simply”或“live frugall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节俭和简朴的生活理念是相似的。
弊衣箪食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它提醒我们要适度消费,珍惜资源,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启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
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1.
【弊】
(形声。字本作“獘”,从犬,敝声。从犬,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讹变为“弊”。本义:仆,向前倒下)。
仆;向前倒下。 同: 毙
【引证】
《说文》-獘,?顿仆也。 、 《礼记·檀弓》-射之獘一人。 、 《周礼·大司马》-质明,弊旗,诛后至者。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箪】
(形声。从竹,单声。本义: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箪,笥也。从竹,单声。 、 《汉律令》-箪,小筐也。 、 《礼记·曲礼》-苞苴箪笥。 、 《仪礼·士冠礼》-栉实于箪。 、 《左传·宣公二年》-箪食与肉。 、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组词】
箪笥、 箪瓢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