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0:51
词汇“十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十”和“义”这两个字的组合来尝试进行分析。
“十”通常表示数字10,而“义”可以有多种含义,包括正义、道德、意义、义务等。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十义”可能指的是十种道德准则或十种义务。
由于“十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背景下,可能会有关于“十义”的具体解释,例如十诫(教中的十条诫命)。
“十”和“义”都是古老的汉字,它们的组合可能是后来在特定文化或**背景下形成的。
在某些文化或**中,“十义”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代表一系列的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
对于不熟悉“十义”具体含义的人来说,这个词可能引发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由于“十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十义”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概念,代表一系列的道德或行为准则,例如在小说中构建一个基于“十义”的社会。
由于“十义”不是一个具体的文化或**概念,它可能不会直接关联到特定的视觉或听觉元素。
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概念,如“十诫”在**教文化中的重要性。
“十义”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字组合的灵活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