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6:19
“倦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一种疲倦、懒散或缺乏动力的状态。它通常指的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压力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以及随之而来的不愿意行动或缺乏活力的感觉。
“倦懒”由“倦”和“懒”两个字组成,其中“倦”表示疲倦,“懒”表示懒散。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用来更准确地描述一种特定的疲倦和懒散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容易感到倦懒。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压力。
“倦懒”这个词给人一种消极、沉闷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疲惫、无力和缺乏动力。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种共鸣,让人回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类似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时会感到倦懒,尤其是在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后。这种感觉让我意识到需要适当休息和调整,以保持身心健康。
在诗歌中,可以将“倦懒”融入到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倦懒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也在诉说着疲惫。”
在英语中,“倦懒”可以对应为“lethargic”或“sluggish”,这些词汇在描述疲倦和懒散的状态时与“倦懒”有相似的含义。
“倦懒”这个词在描述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时非常有用,它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一种疲倦和懒散的感觉。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疲也。 、 潘岳《西征赋》-倦狭路之迫隘。 、 《礼记·表记》-不继之以倦。 、 《论语》-居之无倦。 、 《汉书·严助传》-士卒罢倦。 、 《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劳苦倦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
【组词】
困倦、 倦程、 倦飞、 倦怯、 倦惫、 倦闷、 倦劳
2.
【懒】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懒。-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 、 《宋书·范晔传》-吾少懒学问,晚成人。
【组词】
懒待、 懒怠、 懒得、 懒残和尚煨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