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6:56
词汇“亹亹不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一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亹亹不倦”形容人勤奋不懈,不知疲倦。其中,“亹亹”(wěi wěi)指勤勉不倦的样子,“不倦”则直接表达了不知疲倦的意思。
“亹亹”一词源自《诗经》,原意为水流不息的样子,后引申为勤勉不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亹亹不倦”这一词汇体现了对勤奋精神的推崇,反映了社会对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的认可。
这一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不懈努力、不断追求进步的人物形象。它激励人们保持勤奋,不断前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这一词汇,它让我对那些历史上的勤奋人物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激励我在学*和工作中保持不懈的努力。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亹亹不倦追梦人,星光不负夜行心。”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那些在灯光下孜孜不倦工作的人;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键盘敲击的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ireless”或“indefatigable”,它们也传达了不懈努力和不知疲倦的含义。
“亹亹不倦”这一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口语,但它在文学和书面语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体现了勤奋的精神,也承载了中华文化对持续努力的推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调彩葱菁,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卷。
宋·周煇《清波杂志》:“后徙建康,~。”
1.
【亹】
勤勉不倦。
【引证】
《尔雅·释诂》-亹亹,勉也。 、 《易·系辞上》-成天下之亹亹者。 、 《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 、 《汉书·张敞传》-亹亹不舍昼夜。
【组词】
亹斐、 亹亹穆穆
修养。
【引证】
清·魏源《默觚上》-夫是以内亹其性情而外纲其皇极,[其]緼之也有原,其出之也有伦,其究极之也动天地而感鬼神。
2.
【亹】
勤勉不倦。
【引证】
《尔雅·释诂》-亹亹,勉也。 、 《易·系辞上》-成天下之亹亹者。 、 《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 、 《汉书·张敞传》-亹亹不舍昼夜。
【组词】
亹斐、 亹亹穆穆
修养。
【引证】
清·魏源《默觚上》-夫是以内亹其性情而外纲其皇极,[其]緼之也有原,其出之也有伦,其究极之也动天地而感鬼神。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疲也。 、 潘岳《西征赋》-倦狭路之迫隘。 、 《礼记·表记》-不继之以倦。 、 《论语》-居之无倦。 、 《汉书·严助传》-士卒罢倦。 、 《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劳苦倦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
【组词】
困倦、 倦程、 倦飞、 倦怯、 倦惫、 倦闷、 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