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6:11
倦息(juàn q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感到疲倦而想要休息。它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长时间工作、学*或活动后感到疲劳,渴望休息或放松的状态。
倦息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倦”字意为疲倦,“息”字意为休息。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有“倦而不息”的表述,意指虽然疲倦但不停歇。
在**文化中,倦息常与养生、休息和放松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强调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现代社会,倦息的概念被更多地提及,以提醒人们注意身心健康。
倦息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和放松。它让我联想到结束一天的忙碌后,躺在舒适的床上,享受片刻的宁静。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每当完成一项重大项目或长时间的工作后,我总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倦息,这时候我会选择阅读或听音乐来放松自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倦息”: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倦息的心灵,寻求安宁。
白日的喧嚣,随风而去,
此刻,唯有宁静与我同在。
倦息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耳边是轻柔的风声和远处鸟儿的鸣叫。
在英语中,与“倦息”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xhausted”或“tired”,虽然意思相近,但“倦息”更强调的是一种渴望休息的状态。
倦息这个词在描述疲劳和渴望休息的状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日常对话中常见,而且在关注身心健康的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休息和放松的重要性。
1.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疲也。 、 潘岳《西征赋》-倦狭路之迫隘。 、 《礼记·表记》-不继之以倦。 、 《论语》-居之无倦。 、 《汉书·严助传》-士卒罢倦。 、 《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劳苦倦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
【组词】
困倦、 倦程、 倦飞、 倦怯、 倦惫、 倦闷、 倦劳
2.
【憩】
休息。
【引证】
《尔雅》-憩,息也。 、 《诗·召南·甘棠》-召伯所憩。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 、 清·袁枚《祭妹文》-憩书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