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7:41
词汇“倦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可能来源于古代文学或诗词。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倦程”字面意思是指旅途中的疲倦,特别是指长时间旅行后的疲惫感。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长途跋涉后的身心疲惫状态。
“倦程”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倦”表示疲倦,“程”表示路程或旅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旅行往往与离别、思乡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因此“倦程”一词也常常带有这些情感色彩。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
“倦程”一词给人以疲惫、沉重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漫长的旅途、孤独的行者和对家的渴望。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在表达类似情感时的词汇选择。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倦程”一词不常使用,但在描述长途旅行后的疲惫感时,我可能会选择更为通俗的词汇,如“累”或“疲惫”。
在创作一首关于旅行的诗歌时,我可能会使用“倦程”一词来增添文学色彩:
风尘仆仆,倦程满身,
遥望故乡,心绪难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旅人在夕阳下疲惫行走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荒野的声音,或是旅人沉重的脚步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表达,如英语中的“travel-weary”或“road-weary”。
“倦程”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添情感深度。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1.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疲也。 、 潘岳《西征赋》-倦狭路之迫隘。 、 《礼记·表记》-不继之以倦。 、 《论语》-居之无倦。 、 《汉书·严助传》-士卒罢倦。 、 《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劳苦倦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
【组词】
困倦、 倦程、 倦飞、 倦怯、 倦惫、 倦闷、 倦劳
2.
【程】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度量衡的总称。
【引证】
《礼记·月令》-按度程。 、 《荀子·致仕》-程者,物之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