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40:45
“倦旅”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旅途中的疲惫和厌倦。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长时间的旅行或奔波后感到的身心疲惫和厌倦。
在文学作品中,“倦旅”常被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长途跋涉后的疲惫状态,增添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的疲惫感。在专业领域,如旅游或心理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旅行者的疲劳状态或心理状态。
“倦旅”一词由“倦”和“旅”两个字组成。“倦”字表示疲劳、厌倦,而“旅”字表示旅行、旅途。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旅行往往被赋予了诗意和哲理,而“倦旅”则反映了旅途中不可避免的疲惫和挑战。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反映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休息和放松的渴望。
“倦旅”这个词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疲惫感,让人联想到孤独的旅人和漫长的旅途。它激发了对休息和安宁的向往,以及对旅途意义的深思。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后深刻体会到了“倦旅”的感觉。那种身心的疲惫和对家的渴望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倦旅”:
倦旅的脚步,踏过千山万水,
心中的疲惫,如影随形。
渴望一隅安宁,远离尘嚣,
倦旅的灵魂,寻觅归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疲惫的旅人在夕阳下拖着沉重的步伐,背景是连绵的山脉和无尽的道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钟声,增添旅途的孤寂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eary journey”或“exhausted travel”,但它们在情感色彩和文学表达上可能不如“倦旅”丰富和深刻。
“倦旅”这个词不仅描述了旅途中的疲惫,还蕴含了对安宁和归宿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种情感和哲理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层次和深度。
1.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疲也。 、 潘岳《西征赋》-倦狭路之迫隘。 、 《礼记·表记》-不继之以倦。 、 《论语》-居之无倦。 、 《汉书·严助传》-士卒罢倦。 、 《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劳苦倦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
【组词】
困倦、 倦程、 倦飞、 倦怯、 倦惫、 倦闷、 倦劳
2.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