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3:16
倦意:指感到疲劳、困倦或厌倦的情绪状态。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导致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感。
倦意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倦”字意为疲劳,而“意”字表示感觉或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上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在现代社会,倦意常常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强度的工作环境相关联。它反映了人们对休息和放松的渴望,也体现了社会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关注。
倦意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温暖的床铺和宁静的夜晚,它传达了一种对休息和恢复的渴望。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一种放松和安慰的感觉,同时也可能暗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或逃避。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倦意常常出现在长时间的学习或工作之后。例如,有一次我连续几天熬夜准备一个重要的项目,最终感到极度的倦意,这让我意识到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的重要性。
诗歌: 倦意如潮水般涌来, 淹没了白日的喧嚣。 我渴望一隅宁静, 在梦的边缘轻轻摇摆。
视觉:倦意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沙发和一本未完的书。 听觉:轻柔的钢琴曲或自然的风声可能会增强倦意的氛围,让人感到放松和宁静。
在英语中,“倦意”可以对应为“weariness”或“fatigue”,这些词汇在描述疲劳和厌倦时具有相似的含义,但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倦意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还反映了人们对休息和放松的渴望。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状态,也让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平衡和健康。
1.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疲也。 、 潘岳《西征赋》-倦狭路之迫隘。 、 《礼记·表记》-不继之以倦。 、 《论语》-居之无倦。 、 《汉书·严助传》-士卒罢倦。 、 《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劳苦倦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
【组词】
困倦、 倦程、 倦飞、 倦怯、 倦惫、 倦闷、 倦劳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