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4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40:41
丁达尔效应(Tyndall effect)是指当光线通过一个不均匀的介质(如悬浮粒子的液体或气体)时,光线被散射的现象。这一效应以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John Tyndall)的名字命名,他在19世纪中叶首次详细描述了这一现象。
丁达尔效应的名称来源于约翰·丁达尔,他在18*9年首次详细描述了这一现象。随着科学的发展,丁达尔效应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的物理学研究扩展到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
在摄影和电影制作中,丁达尔效应常被用来创造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增强艺术表现力。在环保领域,丁达尔效应也被用于监测空气质量和水质。
丁达尔效应常常让人联想到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象,如晨曦中的光束、雾气中的光斑等,给人以宁静和神秘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经意间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比如在阳光照射下的咖啡泡沫或茶水中的微粒。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描述:“晨光如织,丁达尔效应绘出斑斓,每一束光都是自然的诗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光束;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旋律,如同光线的温柔散射。
在不同语言中,丁达尔效应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描述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德语中称为“Tyndall-Effekt”,在法语中称为“effet Tyndall”。
丁达尔效应是一个描述光线散射的科学术语,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一效应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还能在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1. 【丁】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
3. 【尔】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
4.
【效】
(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组词】
效力;效绩、 效玺、 效己、 效芹
5.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1. 【效应】 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光电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等;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明星~丨名牌~|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