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4:38
词汇“怜抚”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怜”和“抚”。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怜抚”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怜抚”字面意思是指同情并抚慰。其中,“怜”表示同情、怜悯,而“抚”则表示抚摸、安慰。结合起来,“怜抚”通常用来描述对受苦或受伤的人表示同情和安慰的行为。
“怜”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哀怜、同情。“抚”字则有抚摸、安慰之意。这两个字组合成“怜抚”,强调了同情和安慰的双重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同情和关怀他人被视为美德。因此,“怜抚”这一词汇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怜抚”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安慰。它让人联想到关怀和爱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个人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我们可能会用“怜抚”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同情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怜抚”来描绘一种温柔的情感:
月光下,她怜抚着花瓣,
如同抚慰一颗受伤的心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温柔的人正在抚摸一只受伤的小动物,画面充满了同情和关怀。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安慰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fort”或“soothe”,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怜抚”,但传达了类似的同情和安慰的情感。
“怜抚”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行为,还传达了深层的情感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情感深度。
1.
【怜】
(形声。从心,粦声。本义:哀怜,怜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憐,哀也。从心。粦声。字亦作怜。 、 《尔雅》-矜憐抚掩之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独不怜公子姊邪?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喜且怜之。 、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 、 清·袁枚《祭妹文》-所怜者。
【组词】
可怜、 怜见、 怜拯、 怜鉴、 怜闵
2.
【抚】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撫,安也。 、 《国语·晋语八》-抚而泣之。 、 《仪礼·乡射礼》-左右抚矢而乘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组词】
抚弄、 抚心、 抚拭、 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