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7:1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17:13:02
词汇“徒劳”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徒”和“劳”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徒劳”进行深入分析:
“徒劳”字面意思是指没有效果的劳动或努力,即白费力气,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徒劳”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徒”意为“仅仅”或“只是”,“劳”意为“劳动”或“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加广泛。
在**文化中,“徒劳”常常与“勤能补拙”形成对比,强调努力的重要性,即使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徒劳”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失望或无奈的情感,因为它暗示了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多次尝试解决问题但最终发现是徒劳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人感到沮丧。
在诗歌中,“徒劳”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如“时间的河流无情地冲刷,一切努力终成徒劳”。
在英语中,“徒劳”可以对应为“in vain”或“futile”,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都传达了努力没有结果的含义。
“徒劳”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但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虏】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虏,获也。 、 《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献民虏者操右袂。 、 《史记·项羽本纪》-且为所虏。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虏楚将屈匄。 、 《战国策·燕策》-虏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