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2:10
词汇“徒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徒语”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空洞的话语”或“无意义的话”。其中,“徒”字有“空”、“无”的含义,而“语”则是“话语”、“言语”的意思。
由于“徒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空洞无物,缺乏实质内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讨论中。
由于“徒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徒”和“语”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实质内容的话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徒语”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政治演讲或商业宣传。
“徒语”可能会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言辞的空洞和无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演讲或对话充满了徒语,这时我们可以用这个词汇来表达我们对这些言辞的不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徒语”来表达对现代社会中空洞言辞的批判:
在这喧嚣的都市,
徒语如尘埃飘散,
寻不见一丝真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空旷的舞台上独自演讲,但他的话语如同烟雾一般消散,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徒语”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例如英语中的“empty words”。
“徒语”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言辞空洞无物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言辞的不满或批评。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