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51:49
断狱: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判决案件”,在古代汉语中,它特指法官或官员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过程。
在文学作品中,“断狱”常用来描述古代司法场景,强调法官的权威和案件的严肃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专业领域,它可能被用来指代司法判决的过程。
同义词:审案、判案、裁决 反义词:上诉、申诉(这些词汇与断狱的过程相对,指的是对判决结果的不同意见或寻求改变判决的行为)
“断狱”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断”意为判决,“狱”指案件或监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逐渐固定在司法领域,成为描述司法判决过程的专业术语。
在**古代社会,断狱是司法官员的重要职责,关系到社会的公正和秩序。因此,法官在断狱时必须极为慎重,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提到“断狱”,我联想到古代法庭的庄重和法官的权威。这个词汇带有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正义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断狱”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经常遇到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司法制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断狱”:
古风长存,断狱声中,
法官坐堂,律法如山。
想象一幅古代法庭的画面,法官坐在高堂之上,手持律书,严肃地进行断狱。背景音乐可能是庄重的古琴声,营造出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rial”或“judgement”,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审判的过程和结果,而不像“断狱”那样强调判决的行为。
通过对“断狱”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古代司法体系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也让我意识到法律在任何时代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2.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