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8:07
断炊 的字面意思是指停止做饭,即家中没有食物或无法继续烹饪。基本含义通常指因缺乏食物或燃料而无法维持正常的饮食生活,常用来形容生活极度贫困或陷入困境。
“断炊”一词源于汉语,由“断”和“炊”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由于食物和燃料的获取不易,断炊是常见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描述极端贫困时仍被使用。
在**文化中,“断炊”常与贫困和苦难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基本生存需求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警示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
“断炊”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悲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饥饿和无助。它可能触发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正义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曾参与过一次社区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因经济困难而面临断炊的家庭。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断炊”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断炊”:
在那寒冷的冬夜, 风雪中传来断炊的哀鸣, 无火无粮,心碎的声音, 在寂静的村庄回荡。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破旧的厨房,冷清的炉灶,空无一物的锅碗瓢盆。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un out of food”或“starvation”,但这些词汇没有“断炊”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深度。
“断炊”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物质上的困境,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深层问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刻地把握语言的丰富性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1.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2.
【炊】
(形声。从火,吹省声。本义:烧火做饭)。
同本义。
【引证】
《公羊传》-析骸而炊之。 、 《汉书·枚乘传》-一人炊之。 、 《史记·封禅书》。注:“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先炊之属。 、 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组词】
炊米、 炊人、 炊妇、 吹家子、 吹沙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