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7:56
“断烂朝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报纸或文献因为年代久远而破碎不堪,无法阅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献资料因为时间久远而变得残缺不全,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功能。
在文学作品中,“断烂朝报”可能用来形容历史的沧桑感,或者表达对过去信息的遗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物非常陈旧,失去了使用价值。在专业领域,如图书馆学或档案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需要修复或保护的古籍。
“断烂朝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断烂”和“朝报”两个词组合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古籍或历史文献时仍然有效。
在**文化中,对历史文献的保存和传承非常重视。因此,“断烂朝报”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这个成语可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化遗产的珍惜之情。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非常陈旧的书籍或文件,可能会用“断烂朝报”来形容它们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断烂朝报,字迹模糊,记忆犹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些破旧的书籍或报纸,上面覆盖着灰尘,字迹模糊不清。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翻动这些陈旧纸张时发出的沙沙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破旧的书籍”或“破碎的文件”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断烂朝报”这个成语在描述古籍或历史文献的陈旧状态时非常形象。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真令人莫名其妙。无怪朱子疑心他不可解,王安石蔑视他为~,要束诸高阁了。
1.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2.
【烂】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爛。-孏,孰也。 、 《吕氏春秋·本味》-熟而不烂。 、 晋·干宝《搜神记》-三日三夕不烂。
3.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4.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