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29
词汇“临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临途”字面意思是指接近或到达某个地方的途中。它由“临”和“途”两个字组成,“临”表示接近或到达,“途”表示道路或旅程。因此,“临途”可以理解为接近目的地的途中。
“临途”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临”和“途”两个常用汉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临途”来描述旅途中的情景,但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为简洁和通俗的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旅途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人生旅途、求学之旅等。因此,“临途”可能在一些文学作品或传统故事中被用来象征即将到达某个重要阶段或经历重要。
“临途”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期待、紧张或兴奋,因为它暗示着即将到达某个目的地或经历某个重要时刻。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旅途中的风景、即将见到的亲友或即将发生的故事。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曾经有过长途旅行的经历,可能会在接近目的地时感受到“临途”的情感,那种即将到达的期待和兴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临途”来营造一种期待和紧张的氛围:
山川渐远,临途的风景,
心中期待,即将的相逢。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临途”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接近目的地的途中,如英语中的“on the way”或“approaching”。
“临途”是一个带有文学色彩和古风韵味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能够为语言增添一种优雅和深邃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层次和美感。
1.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