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02
词汇“失之眉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事情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关头,就像失去眉毛和睫毛一样,意味着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情况非常危急,已经没有时间或机会去补救了。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增强情节的紧张感,比如在描述战争、灾难或个人危机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紧迫感或无奈。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谈判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决策或行动的紧迫性。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紧迫情况的比喻。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在文化中,眉毛和睫毛被认为是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它们意味着严重的损害。因此,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用来形容极端的紧迫和危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迫和焦虑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的场景,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紧急的工作会议上听到同事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项目的紧迫性,这让我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和决策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思绪如潮,失之眉睫的决策,在心中翻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焦急地看着手表,周围是紧张的工作环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段紧张的交响乐,增强紧迫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the eleventh hour”,意味着在最后一刻,但不如“失之眉睫”那样形象地描述紧迫性。
“失之眉睫”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工具,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情况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在学*语言和进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沟通的效率。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3.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4.
【睫】
(形声。从目,疌(jié)声。本义:眼睫毛)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越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毫毛而不见其睫也。
【组词】
睫眸、 睫眼间、 目不交睫
迅速而无意地眨眼。
【引证】
《列子·仲尼》-矢来注眸子,而眶不睫。
【组词】
睫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