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1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2:30
“异国”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与自己国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具有不同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的地方。
在文学中,“异国”常用来形容那些充满神秘色彩、未被探索的地方,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荒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异国”来形容那些他们不熟悉或未曾去过的地方。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国际关系学中,“异国”可能指的是研究对象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特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异国”更强调文化差异,而“外国”可能更多指地理位置的不同。反义词则强调归属感和熟悉度。
“异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异”和“国”两个字组成。在古代,这个词主要用来指代与中原文化不同的周边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指代世界上任何与自己国家不同的国家。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异国”常常与文化交流和融合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代表了地理上的距离,也象征着文化上的差异和交流的可能性。
“异国”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探险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未知的世界和新的体验,激发人们对探索和了解不同文化的渴望。
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在异国他乡旅行,那里的风俗习惯和食物都与我的家乡大相径庭,这种体验让我对“异国”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异国”:
异国的海岸线, 波涛拍打着陌生的土地, 月光下,风带来了远方的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异国风情的画作,如热带雨林或古老的东方城市。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异国的音乐,如非洲鼓声或亚洲的古筝曲。
在英语中,“异国”可以对应为“exotic”或“foreign”。在不同的文化中,“异国”的含义和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文化差异和地理位置的远离。
“异国”这个词在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和描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激发了我对探索世界的兴趣。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我能够更好地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和理解他们的文化。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