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3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34:37
桃绶: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桃”通常指桃树或桃子,而“绶”指的是古代官员佩戴的丝带,用以系印或勋章。结合起来,“桃绶”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高官显爵或荣誉。
在文学作品中,“桃绶”常用来形容官员的服饰,象征其地位和荣耀。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讲座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桃绶”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
“桃绶”一词源自**古代的官服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用来描绘官员形象的词汇。它的使用在现代有所减少,但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传统文化中,桃木被认为有驱邪的作用,而绶带则是官员身份的标志。因此,“桃绶”结合了这两种象征,成为了权力和荣耀的复合象征。
提到“桃绶”,我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威严和荣耀,以及那种庄重而神圣的气氛。这个词带有一种古典美和历史厚重感。
在我的生活中,这个词主要出现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剧时。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背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桃绶系腰间,春风得意马蹄疾。”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腰间系着鲜艳的桃绶,走在宫廷的石板路上,周围是古筝的悠扬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象征可能是权杖或王冠,它们也代表了权力和地位。
“桃绶”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也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1.
【桃】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桃树。
【引证】
《说文》-桃,桃果也。 、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2.
【绶】
(形声。从糸(mì),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绶,绂维也。 、 《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绂谓之绶。 、 《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掌帷幕幄帟绶之事。 、 《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 、 《董巴舆服志》-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 、 《汉书·朱买臣传》-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
【组词】
绶带、 绶笥、 绶囊、 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