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7: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7:22:57
杂乱无序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事物排列混乱,没有秩序或规律。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环境或情况,其中物品、信息或**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则或顺序排列,导致难以理解或处理。
在不同的语境中,“杂乱无序”可以有不同的强调点:
“杂乱无序”由“杂乱”和“无序”两个词组成,其中“杂乱”源自古代汉语,意指混杂而乱;“无序”则是现代汉语,意指没有顺序或秩序。这个组合词反映了现代汉语对精确描述的需求。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杂乱无序”常被用来批评缺乏效率和组织的行为或环境。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秩序和整洁的普遍追求。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如焦虑、困惑或挫败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整理和清理的场景,或者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要解决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遇到需要整理的杂乱无序的文件或物品,这让我感到需要采取行动来恢复秩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像夜空中杂乱无序的星辰,我的思绪飘散,寻找着秩序的光芒。”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堆未整理的书籍或文件;听觉上,可能是嘈杂无序的声音,如市场或繁忙街道的噪音。
在英语中,“chaotic”和“disorganized”可以对应“杂乱无序”,它们在描述无秩序和混乱方面有相似的含义。
“杂乱无序”是一个描述无秩序和混乱的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都有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或混乱的情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精确性和丰富性。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汉治最为近古而荒略如此,又何怪乎后世之文章典故,杂乱而无序也哉?
1.
【杂】
(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同本义。
【引证】
《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
2.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序】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堂屋的东西墙。
【引证】
《说文》-序,东西墙也。 、 《书·顾命》-西序东向。 、 《仪礼·乡饮酒礼》-奠爵于序端。 、 《仪礼·士冠礼》-直东序。 、 《仪礼·燕礼》-宾升,立于序内,东方。 、 《仪礼·士丧礼》-皆馔于西序下。 、 《尔雅》-东西墙谓之序。 、 《礼记·丧大记》-若陈衣于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