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0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02:32
“桃羞杏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桃花和杏花相互谦让,形容女子美貌出众,使得其他女子感到羞愧而不敢与之相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女性的美丽,尤其是那种令人自愧不如的美。
在文学作品中,“桃羞杏让”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诗词、小说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特定的社交场合或文学讨论中,人们可能会引用它来表达对某人美貌的赞美。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语言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和讨论其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
同义词:
反义词:
“桃羞杏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受到**古代文学中对自然美的描绘和比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形容女性美貌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桃花和杏花都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丽和生机。因此,“桃羞杏让”这个成语不仅赞美了女性的美貌,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尊重。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赞美和欣赏。它让我联想到春天盛开的桃花和杏花,以及那些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这种联想增强了我在表达对女性美貌赞美时的情感深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文学讨论会上听到有人用“桃羞杏让”来形容一位作家的文笔之美,这让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记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桃花杏花竞相开,她的笑容,桃羞杏让,美得不可方物。”
想象一幅画面:春天的花园中,桃花和杏花盛开,一位美丽的女子站在花丛中,她的美貌让花朵都显得逊色。这样的画面会让人联想到“桃羞杏让”这个成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e is a vision of beauty that puts the flowers to shame”,虽然不如“桃羞杏让”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意思。
通过对“桃羞杏让”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赞美女性美貌方面的独特表达方式。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1.
【桃】
(形声。从木,兆声。本义:果木名)。
桃树。
【引证】
《说文》-桃,桃果也。 、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2.
【羞】
(会意兼形声。据甲骨文,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小篆从羊,从丑,丑亦声。“丑”是手的讹变。本义:进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 、 《周礼·宰夫》。注:“庶羞,内羞”。按,内羞,房中之羞也。-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 、 《周礼·笾人》。注:“荐羞皆进也。”-共其笾荐羞之实。 、 《左传》-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组词】
羞豆、 羞膳
3.
【杏】
木名。杏树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单性,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红色,味酸甜。
【引证】
《说文》。按,尚省声。-杏,杏果也。从木,可省声。 、 《管子》-五沃之土,其木宜杏。 、 《庄子》-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 、 《礼记·内则》-桃李梅杏,楂梨姜桂。
【组词】
杏苑、 杏林、 杏林得意
杏花。
【引证】
《红楼梦》-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组词】
杏雨、 杏腮、 杏装、 杏殇、 杏靥
4.
【让】
(形声。从言,襄(xiāng)声。本义:责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让,相责让也。 、 《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 、 《广雅》-让,责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且让之。 、 《国语·周语》-让不贡。 、 《史记·齐世家》-鲁人以为让。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组词】
让书、 让勖、 让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