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8:19
“异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不同的土地或地区,通常用来描述与自己所在的地方不同的地域。基本含义是指与自己熟悉的环境或文化背景不同的外部世界。
在文学中,“异土”常常用来象征未知的冒险、文化冲突或心灵的探索。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旅行时所到的地方。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社会学,它可能涉及到对不同地域特征的研究。
同义词:异域、他乡、外地 反义词:本土、故土、家乡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异域”更强调文化的差异,“他乡”和“外地”则更多指地理位置的不同。反义词则强调与“异土”相对的熟悉和归属感。
“异土”由“异”和“土”两个字组成。“异”字古汉语中意为不同,“土”字指土地。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异土”常常与乡愁、离别和探索未知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于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恐惧。
“异土”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既兴奋又孤独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天地和未知的挑战,同时也感受到远离熟悉环境的孤独和不安。
在我个人的旅行经历中,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那片土地对我来说就是“异土”。每一次的探索都充满了新奇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异土”:
在异土的边缘,我寻找着自我,
每一步都是对未知的挑战。
星光下的异土,是我心灵的归宿,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我找到了自由。
视觉上,“异土”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连绵的山脉或繁华的都市。听觉上,可能是异国他乡的陌生语言和音乐。
在英语中,“异土”可以对应为“foreign land”或“alien soil”,它们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与自己文化或环境不同的意思。
“异土”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差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对归属感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