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31
“异名同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同的名称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事物。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称的多样性和实际事物的单一性。在逻辑和语言学中,它涉及到概念的同一性和语言的多样性。
在文学中,“异名同实”可以用来描述文学作品中对同一主题或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解释不同的人或群体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语言学,它可能用于讨论概念的本质和语言的多样性。
“异名同实”这一概念在**古代哲学和语言学中已有体现,尤其是在讨论名实关系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不同文化、语言和学科中的现象。
在**文化中,“异名同实”常被用来强调事物的本质和名称的多样性。在社会交流中,这一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
这个词汇给人以深思和理解的情感反应,它提醒我们在多样性中寻找共性,在差异中寻找统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遇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称呼,这时“异名同实”的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异名同实,心连心间。”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不同文化中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绘,如不同国家的地图对同一地理区域的命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fferent names for the same thing”,强调的是名称的多样性和实际事物的单一性。
“异名同实”是一个深刻的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还强调了事物的本质和共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
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