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0:55
“不知虚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或真相。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缺乏了解,无法判断其真伪或实际情况。
“不知虚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信息真实性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描述个人对信息的判断,也用于描述社会、政治等领域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文化中,“不知虚实”常常与谨慎、怀疑的态度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爆炸和网络谣言的增多,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真实性的普遍关注。
“不知虚实”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不确定和焦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人们需要谨慎判断和决策的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分享一些网络上的消息,但我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这时我就会用“不知虚实”来表达我的不确定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迷雾重重的世界里,我不知虚实,唯有心中的灯塔指引前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certain of the truth”或“unable to discern the reality”,但这些表达没有“不知虚实”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不知虚实”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真实性的关注,也体现了在复杂环境中谨慎判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向者不知虚实,故败。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3.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
4.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1. 【虚实】 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探听~|~莫测|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