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5:17
词汇“从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帝王或贵族出行时乘坐的辇车。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从辇”字面意思是指跟随或陪同乘坐辇车。辇车是古代的一种豪华车辆,通常由多人抬行,用于帝王或贵族的出行。
“从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从”意为跟随,“辇”指辇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用法逐渐淡出日常语言,仅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保留。
在古代**,从辇是一种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行为,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该词汇可能唤起对古代皇权和贵族生活的想象,带来一种历史感和仪式感的联想。
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阅读古代文献时,可能会遇到相关内容。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从辇”来描绘场景:
金碧辉煌辇车行,
群臣从辇显威仪。
千年古道尘飞扬,
一朝天子万世基。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描述君主或贵族出行的专用词汇,如英文中的“carriage”(马车),但具体用法和含义会有所不同。
“从辇”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礼仪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类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辇】
(会意。从车,两“夫”(男子)并行,拉车前进。本义: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輦,挽车也。 、 《周礼·乡师》。注:“人挽行。”-与其輂辇。 、 《诗·小雅·黍苗》-我任我辇。 、 《左传·庄公十二年》-以乘车辇其母。 、 《左传·襄公十年》-辇重如役。 、 《战国策·赵策》-恃辇而行。 、 《汉书·李广苏建传》-扶辇下除。
【组词】
辇车、 辇舆、 辇夫、 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