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56:40
“三寸黄甘”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三寸”通常指的是尺寸上的小,而“黄甘”可能指的是某种黄色的、甜的东西。结合来看,这个词汇可能指的是某种小巧的、黄色的、甜美的物品或食物。
由于“三寸黄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没有特定的使用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了这个词汇,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小巧可爱的甜点或者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用以表达某种情感或寓意。
由于“三寸黄甘”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某个特定文化或地区中的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作家在创作中临时创造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三寸黄甘”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例如,在某个节日或庆典中,它可能代表吉祥和甜蜜。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甜蜜的场景,如家庭聚会中的甜点,或者是恋人间的甜蜜时刻。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如果在一个烘焙爱好者的圈子里,可能会有人用“三寸黄甘”来形容自己制作的小巧甜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三寸黄甘静静躺,甜蜜如你,温柔如夜。”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小巧的黄色甜点,如柠檬塔或小蛋糕。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制作甜点时的搅拌声或烤箱的叮咚声。
由于“三寸黄甘”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三寸黄甘”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展示了语言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深度。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
4.
【甘】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甘,美也。 、 《书·洪范》-稼穑作甘。 、 《周礼·疡医》-以甘养肉。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甘胜碱。 、 《韩非子·存韩》-秦王饮食不甘。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组词】
甘肥、 甘味、 甘膳、 甘馨
1. 【三寸】 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