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18:55
“从长商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长时间地讨论和商量。基本含义是指在做出决定或解决问题之前,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考虑。
“从长商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强调在决策过程中的慎重和细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慎重和细致的决策过程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从长商议”这个词汇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面对重要事务时的认真态度。
这个词汇给人以稳重、可靠的印象,让人联想到深思熟虑和周密计划。在情感上,它传达了一种对决策负责的态度,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决定是否接受一份新工作时,与家人和朋友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决定“从长商议”后再做决定,确保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诗歌中,可以将“从长商议”融入到描述决策过程的诗句中,如:
星辰指引,夜幕低垂,
从长商议,心事重重。
每一言,每一思,
皆为未来,绘制蓝图。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群人围坐在桌子旁,认真讨论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低沉的讨论声和偶尔的沉默,象征着深思熟虑的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liberate at length”或“take one's time to consid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慎重和细致的决策过程。
“从长商议”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强调了慎重和细致的决策过程。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传达慎重和负责的态度,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
须与郎~一个计策便好。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3.
【商】
(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商,从外知内也。 、 《广雅》-商,度也。 、 《汉书·赵充国传》-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
【组词】
商略、 商算、 商度、 商羊、 商谜、 商功
4.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