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3:34
词汇“从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从谀”字面意思是指顺从别人的意愿,说奉承话,以讨好对方。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暗示了一种不真诚、虚伪的态度。
“从谀”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为“从”(跟随、顺从)和“谀”(奉承、讨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但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和直率被视为美德,而“从谀”则被视为一种道德上的缺陷。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仍然被广泛批评,尤其是在强调诚信和透明度的商业和政治环境中。
“从谀”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虚伪、不真诚和缺乏原则,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需要辨别他人是否在“从谀”的情况,这需要一定的社交智慧和判断力。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从谀”作为一个角色的特征,通过这个词汇来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虚伪面。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面带微笑却眼神闪烁的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听起来过于甜腻、不自然的赞美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和概念也存在,如英语中的“sycophancy”,虽然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指向了类似的社会行为和态度。
“从谀”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注意真诚和诚信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虚伪和不真诚现象。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社交判断力和道德辨识力。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谀】
(形声。从言,臾声。本义:奉承,谄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谀,谄也。 、 《庄子·渔夫》-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 、 《荀子·脩身》-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 《说苑·臣术》-从命病君谓之谀。 、 唐·韩愈《师说》-官盛则近谀。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诬谀之徒。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谄谀之臣。
【组词】
谀墓之金、 谀颂、 谀悦、 谀墓、 谀佞、 谀言
谄媚的话。
【引证】
《汉书·韦贤传》-唯囿是恢,唯谀是信。
【组词】
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