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6:10
多元(Multicultural)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包含多种文化、种族、**或思想的状态或特征。它强调的是多样性和包容性,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社会、组织或环境中的文化多样性。
“多元”一词源自拉丁语“multus”(多)和“cultura”(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个词在20世纪中叶开始广泛使用,特别是在讨论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时。
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被视为社会进步和创新的标志。它鼓励不同背景的人们交流和合作,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如种族歧视、文化冲突等。
多元一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开放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充满活力、包容和创新的社会环境。
在个人生活中,多元文化的经历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例如,通过学*外语或旅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
在诗歌中,多元可以被用来描绘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在多元的天空下,
彩虹般的语言交织,
每一种色彩,
都是文化的诗篇。
多元文化可以通过视觉艺术作品(如多元文化的画作)和音乐(如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音乐)来体现。这些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欣赏。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多元的概念都有所体现,但其表达方式和强调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multicultural”强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而在某些亚洲文化中,可能更强调和谐与统一。
多元一词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文化的多样性,也象征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多元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包容和全球化的视角。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