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5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56:59
“万方多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世界上到处都是困难和问题。基本含义是指局势复杂,困难重重,多指国家或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万方多难”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复杂性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描述国家和社会,也用于个人经历。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动荡的时代或个人的艰难经历。它反映了人对困难和挑战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困难和挑战。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和乐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万方多难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遇到复杂的项目,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完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方多难中,我心如磐石,不畏风雨,只待春来。”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沉重的音乐和复杂的画面,如迷宫般的街道或繁忙的市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world of troubles”或“a myriad of difficulties”,但它们在语境和文化内涵上与“万方多难”有所不同。
“万方多难”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是一个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和乐观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廿纪新元。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3.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4.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