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6: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6:15:28
“多会儿”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北方方言中使用,特别是在北京话中较为常见。它的字面意思是“什么时候”,用来询问或指代某个**发生的时间。
在口语中,“多会儿”常用于非正式场合,用来询问时间或安排,例如:“你多会儿有空?”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营造地方特色或口语化的氛围。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因为专业交流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汉语。
同义词:什么时候、何时、几时 反义词:(对于询问时间的词汇,通常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多会儿”的词源较为简单,是由“多”和“会儿”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北方方言中,“会儿”本身就有时间的含义,与“多”结合后,形成了询问时间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北方方言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的北方社会中,“多会儿”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词汇,它反映了北方人直率、朴实的语言风格。这个词汇的使用也体现了方言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多会儿”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亲切、随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庭聚会、朋友间的闲聊等温馨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多会儿”来询问朋友的行程安排,这个词汇的使用让对话显得更加自然和亲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多会儿”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多会儿才能再见你的笑颜,
在这匆匆流逝的时光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家庭聚会的场景,人们围坐在一起,用“多会儿”来询问晚餐的准备时间。听觉上,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亲切的北方口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en”,但“多会儿”更具有地方特色和口语化的感觉。
“多会儿”这个词汇在北方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个实用的询问时间的工具,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北方文化。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