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4:55
“一元复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新的一年开始,万物复苏,一切重新开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庆祝新年的到来,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文学中,“一元复始”常用于描绘新年景象,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祝贺他人新年快乐,或者表达自己对新一年的期待。在专业领域,如节日庆典策划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设计新年活动的主题。
同义词:万象更新、新年伊始、新岁初开 反义词:旧岁将尽、年终岁末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新年开始或结束的语境中与“一元复始”有相似或相反的含义。
“一元复始”源自**古代的历法观念,古人认为新年是万物复苏的开始,因此用“一元”代表新的一年,“复始”表示重新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成为庆祝新年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新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新的一年。“一元复始”在这个背景下承载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新年的喜庆气氛和新的开始带来的希望。在表达时,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鼓励自己和他人积极面对新的一年。
每年新年,我都会用“一元复始”来祝福家人和朋友,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事业有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一元复始,春风又绿江南岸,万象更新,岁月静好待花开。”
想象一幅画面:新年钟声响起,烟花绽放,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这样的场景与“一元复始”的意境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ew Year, New Beginn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新年新开始的含义。
“一元复始”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庆祝新年的词汇,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融入**文化,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万象更新。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3.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4.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