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06:39
下调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某物的水平、等级、价格、数量等从较高的状态调整到较低的状态。在金融领域,它通常指的是降低利率或价格;在组织管理中,可能意味着降低职位或工资等级。
“下调”一词在中文中由“下”和“调”两个字组成。其中,“下”表示向下的动作或状态,“调”则有调整、改变的含义。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经济和管理领域中被频繁使用。
在**,由于经济政策的频繁调整,“下调”一词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在讨论利率、房价等敏感话题时。
对于消费者来说,“下调”可能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购买力的提升;而对于企业或员工来说,可能意味着收入减少或职位下降,带来负面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房贷利率下调,可能会减轻还款压力,带来经济上的宽慰。
在诗歌中,可以将“下调”比喻为人生阶段的转变:
岁月如歌,调子渐下调,
从青春的激昂到老年的平和。
视觉上,“下调”可能让人联想到向下的箭头或斜坡;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逐渐降低的音调。
在英语中,“下调”可以对应为“cut”或“reduce”,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如“interest rate cut”(利率下调)。
“下调”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实用的词汇,特别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化和个人命运的起伏。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沟通至关重要。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调】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