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12
词汇“下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下资”可以理解为“较低的资本”或“下级的资金”。然而,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
“下资”可能指的是在资金或资本层面上的较低级别,可能用于描述较小的投资、初级的资金来源或较低层次的资金分配。
由于“下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从“下级”和“资本”两个词汇结合而来,用于描述在资本层面上的较低级别。
在特定的财经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下资”可能用于强调资金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下资”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或限制性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资金不足或限制相关。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与“下资”直接相关的情境,除非在财经相关的讨论或决策中。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下资”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财务上的困境或挑战,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现实感。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一些资金不足或财务困境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或紧张的音乐来增强“下资”带来的负面情感。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对资金不足或限制的表达方式。
“下资”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描述特定的财经状况或社会现象。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