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41
词汇“下趾”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语境。因此,我将基于该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进行分析。
“下趾”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脚趾的下方部分,或者是某种动物脚趾的下侧。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这个定义是基于字面组合的推测。
由于“下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存在使用,可能是在描述动物学、解剖学或某些特定的技术文档中。
由于“下趾”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强行构造,可能是:
由于“下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也不明确。如果从字面意思推测,同义词可能是“脚趾底部”,反义词则难以确定。
由于“下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下趾”没有特定的意义和影响,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下趾”可能不会引起特别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由于“下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下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的可能性较小。
由于“下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带来特定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下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总的来说,“下趾”不是一个常用或明确的词汇,因此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限。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和使用更为常见和明确的词汇更为重要。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趾】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同本义。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 《易·贲卦》-贲其趾。 、 《易·噬嗑卦》-屦校灭趾。 、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 、 《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 、 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足趾之所不蹈。
【组词】
趾股、 趾踵、 趾踵相接、 趾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