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3:26
词汇“支离拥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上看,“支离”通常指事物破碎、不完整或分散的状态,而“拥肿”则形容物体过于庞大、臃肿或不灵活。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可能意味着某物既破碎又不灵活,或者指某种状态既杂乱无章又过于庞大。
由于“支离拥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或情感,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
由于“支离拥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支离”和“拥肿”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于形容某种特定的混乱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社会现象或组织结构的问题,如政府机构的臃肿和效率低下。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如混乱、无序和挫败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而无效率的系统或组织。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组织结构、城市规划或写作风格时,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个混乱而庞大的场景,如: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堆满了各种物品,显得拥挤而混乱。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嘈杂无序的声音。
由于“支离拥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支离拥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混乱和臃肿状态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
夏侯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拥肿之鉴也。
1.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2.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
【拥】
(形声。从手,雍声。本义:抱)。
同本义。
【引证】
汉·刘向《列女传》-闭门,聚众鸣鼓。众恐,拥柱而歌。
【组词】
拥树、 拥矢、 拥社、 拥持、 拥膝
4.
【肿】
(形声。从肉,中(重)声。本义: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肿,痈也。 、 《论衡·状留》-肉暴长曰肿。 、 《周礼·疡医》。注:“痈而上创者。”-肿疡。 、 《吕氏春秋·尽数》-郁处头,则为肿为风。 、 《周礼·天官》。郑玄注:“肿疡,痈而上生疮者”-疡医掌肿疡。
浮胀;肿胀。
【引证】
《水浒传》-看那店主人,打的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
【组词】
肿泄、 肿哙、 肿疡、 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