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1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11:26
词汇“支离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支离益”字面意思可以分解为“支离”和“益”两个部分。“支离”通常指事物破碎、分散或不完整的状态,而“益”则有增加、增益的意思。结合起来,“支离益”可能指的是在破碎或分散的状态中获得增益或好处。
由于“支离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并不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破碎的状态反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或成长。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支离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
由于“支离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支离”和“益”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语境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支离益”可能被用来形容在逆境中获得的成长或好处,体现了某种哲学思想或生活态度。
“支离益”可能带有一种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和成长的积极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在困难中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长和进步的故事。
由于“支离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支离益”来表达一种在破碎中寻找美的意境:
在支离的世界里,
我们寻找益的光芒,
破碎的镜中,
映出更美的自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展示在破碎的物品中发现了新的美或价值。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破碎但旋律优美的曲子,来表达“支离益”的意境。
由于“支离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支离益”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和创造性的解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用来丰富词汇的多样性和表达的深度。通过对“支离益”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灵活性,以及如何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词汇来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1.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2.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
【益】
(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水,浮于四,会意。字亦作溢。-益,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