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0:26
形影不离 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和影子始终不分离,比喻两个人关系非常密切,总是相互陪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关系极为亲密,不可分割。
形影不离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形影相吊。”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影不离”,用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
在**文化中,形影不离常用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紧密联系,这种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被高度评价。
这个词汇给人以温暖和安全的感觉,联想到亲密无间的关系,如家人、挚友或伴侣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有一个朋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无论是上学还是玩耍,总是形影不离,这种深厚的友情至今让我感到温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我们形影不离,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彼此的路。”
想象两个人在夕阳下并肩行走,影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这个画面给人以温馨和宁静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separable”,虽然意思相近,但“形影不离”更具有形象性和文化特色。
形影不离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反映了人类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
他们俩是一对~的好朋友。
1.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