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克己复礼

时间: 2025-04-28 02:12:43

克己复礼

基础信息

  • 词语 克己复礼
  • 繁体克己復禮
  • 拼音
  •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约束自己"
  • 近义词 复礼克己

【克己复礼】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2:43

基本定义

“克己复礼”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论语·颜渊》。字面意思是指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复并遵守礼节。基本含义是强调个人修养,通过自我约束和遵守社会规范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

语境分析

在文学中,“克己复礼”常用来描述古代士人的道德追求和行为准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个人修养、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时,仍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中,这个词汇被用来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道德行为的培养。

示例句子

  1. 在古代,士人常常以“克己复礼”为座右铭,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 现代社会虽然不再强调“克己复礼”,但个人修养和遵守社会规范仍然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3. 作为一名教师,他始终坚持“克己复礼”的原则,以身作则,影响学生。

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自律、修身、守礼 反义词:放纵、无礼、任性

同义词“自律”强调自我控制,而“修身”更侧重于个人品德的培养。反义词“放纵”和“任性”则指缺乏自我约束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行为。

词源与演变

“克己复礼”源自《论语·颜渊》,是孔子对其弟子颜渊的教诲。在古代,这个词汇主要用于儒家经典中,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逐渐扩展,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被用来指导个人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在现代社会,虽然价值观有所变化,但“克己复礼”仍然被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与联想

“克己复礼”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士人的道德追求和行为准则。这个词汇也让人想到自我约束和遵守社会规范的重要性,对于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有积极的影响。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克己复礼”,尤其是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例如,在工作中,我坚持遵守职业道德,不因个人利益而违背原则。

创造性使用

诗歌: 克己复礼,修身齐家, 道德之光,照亮心涯。 自律守礼,社会和谐, 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视觉与听觉联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士人端坐在书房中,认真研读经典,神情庄重。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古琴曲《高山流水》,营造一种宁静、庄重的氛围。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与“自律”(self-discipline)和“道德规范”(moral code)相联系。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反思与总结

“克己复礼”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中华文化中道德准则的价值,并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自我约束和遵守社会规范仍然是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克己复礼】的来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的引证

小官公谨忠信,~,奉公守法正直无私

【克己复礼】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认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实行的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弟子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的相关字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4.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

相关问答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为仁焉意思是

克己复礼是谁的主张

克己复礼为仁翻译

克己复礼 君子慎独 卑以自牧

克己复礼原文及翻译

克己复礼的意思解释

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出自哪里

克己复礼 慎独而行

推荐查询

  •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 克己复礼为仁
  •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为仁焉意思是
  • 克己复礼是谁的主张
  • 克己复礼为仁翻译
  • 克己复礼 君子慎独 卑以自牧
  • 克己复礼原文及翻译
  • 克己复礼的意思解释
  • 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出自哪里
  • 克己复礼 慎独而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微俸 微信 微伺 微介 微云滓太清 微事 微乎其微 微为繁富 微与 微不足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阳土 走字旁的字 深厉浅揭 包含义的词语有哪些 神色仓皇 命开头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弃捐 尣字旁的字 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应机立断 秋风落叶 边钥 绞丝旁的字 若丧考妣 没略 百世之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