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0:07
词汇“烂如指掌”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在中文语料库中很难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使用情况。不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其含义可能与“烂熟于心”或“了如指掌”相似,指的是对某事物非常熟悉,就像自己的手掌一样清楚。
由于“烂如指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作者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可能是为了强调对某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以下例句为假设性使用:
由于“烂如指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作者或个人创造的表达方式。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果有人使用这个词汇,可能是为了强调对某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深入了解。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传达了对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性。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果有人使用这个词汇,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来强调主人公对某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例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自信地展示他对某事物的了解,如同展示自己的手掌一样。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自信的语调和对细节的精确描述。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烂如指掌”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传达了对某事物深刻理解和掌握的含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其父成璧,亦异人,少为群盗,未尝读书识之无,乃古今之世代治乱,是非成败,烂如指掌。
1.
【烂】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爛。-孏,孰也。 、 《吕氏春秋·本味》-熟而不烂。 、 晋·干宝《搜神记》-三日三夕不烂。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4.
【掌】
本义:手掌,手心。
【引证】
《说文》-掌,手中也。 、 《论语·八佾》-指其掌。 、 枚乘《谏吴王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组词】
掌上、 掌上观纹、 掌文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引证】
《孟子·告子上》-熊掌,亦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