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4:18
“一团漆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片完全的黑暗,没有任何光线。基本含义是指环境或情况非常黑暗,无法看清任何东西,也可以比喻情况不明朗或困难重重。
“一团漆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一团”和“漆黑”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漆黑”本身就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非常黑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不仅限于描述物理上的黑暗。
在**文化中,黑暗常常与负面情绪或不祥的预兆联系在一起。因此,“一团漆黑”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常常用来比喻困难或不愉快的情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压抑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孤独和无助的情境,如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山区露营时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停电,整个营地一团漆黑,那种无助和恐惧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隐匿,大地一团漆黑,唯有心灵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没有月光的夜晚,一片深邃的黑暗。听觉上,可能是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的虫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itch-black”或“as dark as pitch”,用来形容极度的黑暗。
“一团漆黑”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描述物理上的黑暗,还常常用来比喻心理或情境上的困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窗外~,什么也看不清。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团】
(形声。从囗(wéi),专声。本义: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团,圆也。 、 《文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组词】
团扇、 团领、 团栾、 团茅、 团城
3. 【漆】 (形声。从水,桼声。本义:漆水)。 同本义。古水名。
4.
【黑】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 、 《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易·说卦》-坤为黑。 、 《素问·气交变大论》-黑气乃辱。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黑。 、 《左传·昭公元报》-楚公子黑肱。 、 《荀子·大略》-大夫黑弓,礼也。
【组词】
黑气、 黑章、 黑麻、 黑眸、 黑斑、 黑参参
1. 【漆黑】 谓极暗无亮光; 颜色极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