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0:07
词汇“烂损”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物品因为使用过度或时间过长而变得破旧不堪,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或美观。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烂损”进行深入分析。
“烂损”的字面意思是物品因为损坏而变得破烂不堪,无法再使用。它强调的是物品的物理状态,即物品的损坏程度已经到了无法修复或继续使用的地步。
“烂损”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烂”和“损”两个字组成。“烂”字原本指食物腐烂,后来引申为物品的破旧;“损”字则指损坏。两个字结合,强调了物品的严重损坏状态。
在**文化中,“烂损”常与节俭和持家的传统美德相联系。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因为节俭而不愿丢弃烂损的物品,尽管这在现代社会可能被视为不环保或不卫生。
“烂损”一词通常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衰败、无用和过时。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物质消耗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烂损的物品,比如老旧的家具或破损的衣物。这些物品可能承载着个人的记忆和情感,即使它们已经烂损,也难以轻易丢弃。
在诗歌中,可以将“烂损”用于描绘一种沧桑美:
岁月在古墙上刻下烂损的痕迹,
每一道裂缝都是时间的诗篇。
看到“烂损”的物品,可能会联想到老旧的木头摩擦声、破旧布料的沙沙声,以及陈旧物品特有的气味。
在英语中,与“烂损”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tattered”或“worn-out”,它们也强调物品的破旧和无法使用的状态。
“烂损”是一个描述物品严重损坏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含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物品的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烂】
(形声。从火,阑声。本义:煮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爛。-孏,孰也。 、 《吕氏春秋·本味》-熟而不烂。 、 晋·干宝《搜神记》-三日三夕不烂。
2.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