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4:02
引虎自卫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比喻为了自卫而采取的措施反而招致更大的危险或灾难。基本含义是指在试图保护自己免受威胁时,采取的行动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那些看似聪明但实际上愚蠢的决策。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警告他人不要采取可能会带来更大麻烦的行动。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政治分析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策略失误导致的负面后果。
同义词:自掘坟墓、自找麻烦、饮鸩止渴 反义词: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因祸得福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反映了在面对困难时采取的行动的不同后果。
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其中动物(如虎)被用来象征危险或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用来比喻人类行为中的类似情况。
在文化中,虎常常被视为勇猛和力量的象征,但同时也代表危险。因此,“引虎自卫”这个词汇在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强调了在自卫时需要谨慎和智慧。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警示和忧虑的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在采取行动时要考虑长远后果,避免因小失大。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提醒自己在面对问题时要冷静思考,避免采取可能会带来更大问题的行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引虎自卫”来描绘一个角色在危机中的错误决策,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深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试图用诱饵吸引一只虎,结果虎反而向他扑来。在音乐中,可以使用紧张的旋律来表达这种危险和不确定性。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比喻,如英语中的“playing with fire”(玩火),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表达了类似的危险和后果。
“引虎自卫”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有力的比喻,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提供了对决策后果的深刻反思。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选择的重要性。
严颜在巴郡,闻刘璋差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这正是无异~。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