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57
引狼自卫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比喻为了自卫而采取的措施反而招来了更大的危险或麻烦。基本含义是指在试图保护自己或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手段或策略不当,结果导致情况变得更糟。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决策失误,尤其是在紧张或危机情境下。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某人的策略或行为愚蠢。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决策过程中的错误。
同义词:自掘坟墓、自食其果、弄巧成拙 反义词: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因祸得福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同义词强调的是策略或行为的负面后果,而反义词则强调的是成功地化解危机或转变不利局面。
这个成语可能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其中的人物为了自卫而采取了不当的措施,结果招致了更大的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语境,用以形容类似的情境。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教育人们在做决策时要谨慎,避免因小失大。它反映了人对于策略和智慧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冷静思考,避免采取可能会加剧问题的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为了解决问题而采取了不当的措施,结果导致问题更加复杂。这时,我们可以用“引狼自卫”来反思和总结经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他挥舞着错误的剑,引狼自卫,迷失在更深的黑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森林中试图驱赶野兽,却意外地引来了更多的野兽。在音乐中,可以选择紧张或危机感的背景音乐来增强这种情境的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iting the hand that feeds you”,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有类似的含义,即采取的行动对自己不利。
“引狼自卫”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策略和决策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醒我们避免采取可能会加剧问题的行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用它,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决策智慧。
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论谏,且有引狼自卫之喻。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卫】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卫,宿卫也。 、 《玉篇》-卫护也。 、 《战国策·赵策》-以卫王宫。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备一夕之卫。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组词】
卫籍、 守卫、 自卫、 捍卫、 卫守、 卫助、 卫足、 卫侍、 卫社、 保家卫国;卫卒、 卫养、 卫从、 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