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40:02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引证】
《说文》-虎,山兽之君。 、 《诗·大雅·常武》-阚如虓虎。 、 《史记·项羽本纪》-虎狼之心。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 、 《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虎螭、 虎啸、 虎跃、 虎残
比喻残酷凶暴。
【引证】
《法言》-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
姓。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40:02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诗经·小雅·斯干》:“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 比喻勇猛。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虎狼之国。” —— 比喻残暴的国家。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比喻威猛的英雄。
《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 比喻凶猛的敌人。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那汉子头戴一顶遮阳毡帽,身穿一领虎皮袄子,腰系一条狮蛮带,脚穿一双牛皮靴。” —— 比喻勇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