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04:1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19:53
“浓荫蔽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浓密的树荫遮住了阳光,形容树木茂盛,树荫浓密,能够遮挡住强烈的阳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环境幽静、凉爽,或者比喻某种力量或影响非常强大,能够遮蔽或掩盖其他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浓荫蔽日”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如公园、森林或庭院等地方。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非常凉爽或舒适。在专业领域,如园林设计或生态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植被的覆盖程度和生态效益。
“浓荫蔽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对自然景观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环境,也用于比喻社会现象或个人影响力。
在**传统文化中,树木常常被赋予吉祥和长寿的象征意义。因此,“浓荫蔽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远离喧嚣、享受自然的美好时光。它也可以引发对强大力量或深远影响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夏日炎炎,我总会想起那些浓荫蔽日的公园,那里是避暑和放松的好地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浓荫蔽日下,蝉鸣如诗,岁月静好,心随风飘。”
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耳边是鸟鸣和风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ade under the trees”或“canopy of leav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境相似。
“浓荫蔽日”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自然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语言的美妙和文化
譬如种柳树,特到柳树长大,浓荫蔽日,农夫耕作到正午,或者可以坐在柳树底下吃饭,休息休息。
1.
【浓】
(形声。从水,农声。本义:露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浓,露多也。 、 《诗·小雅·蓼萧》-零露浓浓。
【组词】
浓浓
2.
【荫】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荫,草阴也。 、 《广韵》-荫,草阴地也。 、 《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赵盂视荫。 、 《国语·楚语下》-玉足以庇荫嘉谷。 、 《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荫不祥之木。 、 《淮南子·人间》-武王荫暍人于樾下。 、 《荀子》-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组词】
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
3.
【蔽】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遮住,遮掩。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蔽,蔽蔽小草也。 、 《广雅》-蔽,障也,隐也。 、 《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蒲蔽。 、 《管子》。注:“所以捍车马。”-乘马其蔽五。 、 《淮南子·修务》-景以蔽日。 、 《老子》-故能蔽不新成。 、 楚·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 、 《史记》-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阴翳蔽日。
【组词】
隐蔽、 屏蔽;蔽天
4.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